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些重要部署,为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国资委扎实推动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先后两批遴选出29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同时,开展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价值创造行动开展以来,各国有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战略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成效明显,企业效益效率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作用充分发挥,国产大飞机C919、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等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社会责任担当有力彰显,2021年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进会。航天科技、南方电网、中国建材、中国中车和山东省国资委、重庆市国资委等6家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发言。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强调:“价值创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全面发力,又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在效益效率、科技创新、产业布局、深化改革、风险防范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
做强价值创造“基本盘”
在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就是要不断提升经营创现能力,聚焦“一利五率”,加快补齐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短板弱项。要持续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标准改造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要加快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实现,加速引领上市公司在价值创造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航天科技聚焦效益效率核心指标,不断夯实成本管控基础,努力提升成本管控科学化水平。针对成本管控薄弱环节,构建成本管控体系,将成本管控融入科研生产管理的全流程、全要素,通过规划竞标价格、经济性预测与审查、目标成本管理、限价设计等措施,持续强化技术、经济、质量一体化统筹,不断提升航天精益成本管控水平。制定发布了《型号成本可知可视工作指南》,集团公司85%以上型号团队骨干人员实现成本可知可视,不断提升成本管控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建立了“3+10”成本考核指标体系,针对集团公司590余家法人单位,分类开展综合评价和排序,强化预警提示、溯源分析和改善提升。近三年工作成效逐步显现,2022年成本费用率92.2%,较2020年初期改善近2个百分点。
南方电网把对标评价贯穿价值创造行动全过程,深入开展国内外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研究,以价值创造中体现质量效益效率的核心指标为主线,构建了具备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效率效益、创新驱动、产业体系、共建共享等4项为一级维度,以经营实力、盈利能力等13项为二级维度,以收入、利润等22项为三级维度,设计了74个具体指标,瞄准世界一流企业开展科学对标、精准对标,加快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创一流。
中国中车紧抓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经济增加值率、研发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等8个指标水平提升,重点开展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3个三年提升行动,促进核心效益效率指标提升。
山东省国资委印发《关于促进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分配实施意见》,完善以“一利五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确立了“两高一稳五提升”的目标任务,引导省属企业树牢价值创造理念。各省属企业把提升效益效率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关键财务指标分析短板弱项的成因,精准提出改进提升的总目标、年度目标、阶段性目标;统筹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细化实施措施,逐层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业务板块、工作岗位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推动重要指标在行业中每年提档进位。
如山东能源以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为对标对象,以管理提效率、经营增效益为目标,深入开展“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及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今年1—9月,在煤炭价格、化工产品价格同比下降的不利形势下,集团利润总额实现逆势同比增长,成本费用降低25.67亿元、亏损企业同比降低7.71亿元。
强化创新
厚植价值创造“动力源”
在强化创新上狠下功夫,就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重点聚焦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重大技术持续攻关。要加快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科技成果有市场、让科研人员有回报。
航天科技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打造航天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牵引带动航天技术创新和航天产业可持续发展。组建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重点开展未来作战概念、新质新域系统、军事智能科技、先进探测与未来信息、先进材料与能源动力等研究。建成了1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集团级重点实验室、22个集团级专业研发中心和34个海外研发中心,与30余所高校联合建立76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具备了国际先进的研发基础能力。不断优化前沿创新技术布局,实施了一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攻克了以大型柔性组合体控制、大推力运载火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际航天界公认的技术难题,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并部分超越世界一流水平。努力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北斗三号研制过程中,联合150余家单位,全面攻克了38项关键技术;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过程中,合作研制单位达到1000余家,有力拉动了科研院所、高校、社会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共同进步。
南方电网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扎实推进9项国资委关键核心技术二期工程研发,积极承担11项国资委未来产业攻关任务,首款全国产化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昆柳龙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创下19项世界第一。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央企创新联合体建设,并全力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与14家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联合研究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首台(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果“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及屏蔽材料”入选工信部、国资委重点产品应用示范,同时推动芯片、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中国建材全力推进新承担的7项“1025”工程二期攻关任务和“3+22”原创技术策源地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自主研发的石英玻璃、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高强玻纤纱、特种涂料等新材料有力支撑了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站、火星探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打造了特种胶凝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及玻璃纤维、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产品及成套技术装备集群。在国内率先实现高端碳纤维成套技术的自主可控,打破发达国家长期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中国中车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72181”“GCT”等重大专项取得重要突破,高速列车IGBT芯片批量装车;高铁轴承完成18种轴承的小批量研制;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装车应用。京张高铁智能高速动车组、拉林高原双源动车组等代表产品投入运行,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良好运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复兴号”实现时速160到350公里全覆盖。自主设计制造的20兆瓦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全球陆上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在张北成功并网发电。
山东省国资委进一步完善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在经营业绩考核中提高重大技术攻关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比例,引导企业持续提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省属企业瞄准全球先进技术和行业创新标杆,科学确定对标对象,高标准制定研发投入强度、科研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相关任务指标,努力创新突破。
如浪潮集团对标IBM,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联合攻关等方式,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今年1—9月新增发明专利4000余件,同比增长22%,高效虚拟化等3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钢集团对标中国宝武,加大研发力度,280规格单齿履带钢热轧试验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链、高等级先进钢铁材料的安全保障供应。
优化布局
打造价值创造“增长极”
在优化布局上狠下功夫,就是要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与设备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要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以产业升级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动能。
南方电网推动传统电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积极打造以“数据+算力+电力”为特点的数字电网,扎实推进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区域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保持50%以上。聚焦数字产业、综合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方向,加快布局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建成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正式发布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大模型。
中国中车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列行动方案,加快构建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当前该公司以风电装备为主的清洁能源装备业务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格局,风电整机以及电机、叶片、塔筒等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和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功率半导体等业务位居国内前列,轨道交通减振材料、深海机器人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过90%。
山东省国资委将非主业投资纳入特别监管类项目,引导省属企业加强主责主业,抓好业务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各类要素向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集中。
深化改革
激发价值创造“新活力”
在深化改革上狠下功夫,就是要持续完善企业治理,推进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向子企业延伸拓展,落实子企业党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要持续释放企业动力活力,把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落到实处,加强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和全员绩效考核。要持续深化对标一流管理提升,加快打造精益化、协同化、国际化、智慧化、绿色化的现代供应链。
中国建材搭建边界清晰的管控机制、分层分类的授权机制、科学高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深化改革助力企业价值创造活力迸发。树立“管好股权、通过公司治理管股权、通过派出董监事管股权、重点管资本流动和收益收缴”四个理念,实施以资本为纽带、股权为基础、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模式。突出绩效导向,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尤其加大科技创新激励力度,对集团“揭榜挂帅”项目投入“种子”资金,30%用于绩效奖励,不计入工资总额,项目负责人绩效奖励不低于30万/年、课题负责人不低于10万/年。
中国中车坚持改革赋能,近年来该公司有75家子公司精准实施中长期激励,批复17个混改项目立项,制造类一级子公司减少44%,全级次管理机构精减29%、制造单元精减33%,培育了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行业冠军;入选“双百”“科改”企业数量位居央企前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排名央企第7,“双百行动”“科改示范企业”全部获评标杆或优秀。
山东省国资委组织开展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够有效专项整治,推动省属企业动态优化调整党委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加强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今年先后出台《进一步规范和保障省属企业外部董事行权履职的若干措施》《深化省属企业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外部董事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推动企业提升决策水平。同时,以国务院国资委在青岛港召开智能管理现场会为契机,在全省国企推广青岛港智能管理经验。在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召开对标一流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潍柴集团等6家企业精益管理典型经验。把亏损治理和层级管理作为省属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专项整治。
重庆市国资委结合地方实际,扎实开展价值创造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2”的工作方式,提炼出“32163”的工作方法,做到了“三个全”,即在全市范围不分企业大小,全级次、全覆盖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实施方案均明确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全部将价值创造行动与部门负责人、子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强化激励约束。同时,重庆市国资委还将价值创造行动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融合,聚焦提效增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既分批次开展多轮实地调研,又通过调查问卷提升调研质量,35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共480个部门负责人参与书面问卷调查;既“请进来”邀请南开大学公司治理专家聚焦“治理效能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授课交流,又“走出去”赴三一重工、物产中大等一流企业考察学习。
防范风险
筑牢价值创造“安全线”
在防范风险上狠下功夫,就是要防控经营风险,切实防范化解债务、投资、金融、房地产、境外项目等领域风险。严禁开展虚假贸易。要防控安全风险,加强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领域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要完善防控机制,建立多层次监测和防控体系,严守风险边界。
南方电网聚焦安全支撑开展价值创造,全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南方区域西电东送能力达到5800万千瓦。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在南方区域落地,以市场化手段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强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加快构建“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南方电网主网架。大力推进农网巩固提升、配网改造升级,因地制宜推动微电网发展。
中国建材建立分层分类的授权机制,其中对党建、纪检、审计、巡视、安全、环保、文化等方面纳入不予授权事项,实施全级次穿透管控;对于新业务、非主营业务、高风险事项,以及在各类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所涉事项,坚持谨慎授权、从严授权。
山东省国资委聚焦投资、财务、发债等重点领域,制定《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投资监督管理的意见》《加强省属企业财务管控防范债务风险工作指导意见》等10个制度文件,推动省属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防范风险。出台《省属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省属企业逐步实现权属企业银行账户全部可视、资金流动全部可溯、归集资金全部可控。开展省属企业银行账户专项清理工作,将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注销纳入集团统一管控。提升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功能,建立分析模型247个、预警指标464个,基本实现对重点监管内容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控。